
近日,中洲街道和平村委会和平自然村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与风貌提升,以“绣花功夫”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,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、街道挂点工作组成员、和平村“两委”干部主动担当,带领村中群众和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建设,凝聚起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。
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,和平自然村严格落实 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,通过入户宣传、签订责任书等方式,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维护。针对卫生死角,开展“地毯式”清理,清运陈年垃圾,整治乱堆乱放,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为消除安全隐患、盘活土地资源,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,稳步推进危旧房拆除工作。此外,村庄还在主干道、房前屋后等区域种植花苗150棵,以一抹新绿为乡村增添生机与活力。
在闲置地整治工作中,和平自然村坚持 “因地制宜、变废为宝”原则,对村内闲置土地开展集中整治。工作人员对闲置地上堆放的杂物、杂草进行全面清理,根据村民意愿将部分地块改造成小菜园、小花园,这些方寸之间的“微田园”不仅有效利用闲置资源,还为村民提供自给自足的绿色空间。同时,村庄统一规划家禽养殖区域,引导村民实行圈养,既解决家禽散养造成的卫生问题,又实现养殖规范化管理,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。
展开剩余47%在风貌提升方面,和平自然村积极响应阳江市风貌示范带提升扩面工作部署,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。以沿线农房风貌改造为抓手,结合阳江本土建筑特色,将岭南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,统一规划房屋外墙色彩,对沿线农房进行粉刷美化。曾经老旧的墙面,经改造后呈现出明亮雅致的色调,与新植的花卉、整洁的村道相互映衬 。此次改造重塑村庄风貌,助力阳江全域美丽乡村建设,让和平自然村在风貌示范带画卷中绽放独特魅力。
此次整治提升行动不仅显著改善了和平自然村的村容村貌,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。和平自然村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,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乡村环境从“一时美”向“持久美”转变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发布于:北京市